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青少年沉迷网络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最近,一位年仅13岁的少女竟在短短两个月内,将母亲辛苦攒下的25万元挥霍一空,令人瞠目结舌:21万元用于打赏男主播,微信红包更是散发了4万余元。
央视新闻报道,1月30日,上海居民孙女士在查看微信支付时,惊愕地发现微信钱包少了2万元,绑定的银行卡余额也少了23万元,这让她疑惑不已:难道自己的血汗钱就这样神秘失踪了?
孙女士立刻查看微信支付的支出明细,发现从2016年12月25日开始,自己的钱就陆续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转给了“腾讯公司”。这让她和家人百思不得其解。而此时,13岁女儿的异常行为,让她开始怀疑女儿是否与此事有关。
在追问下,女儿小苏承认是她偷偷使用家长的手机,并通过腾讯一款App购买了大量的“K币”打赏给一位名叫“杨光”的男主播,同时还在该男主播的QQ粉丝群中散发了多个红包。
据了解,这款APP是一款以唱歌为主要内容的直播软件,两位主播还可以进行“连麦PK”,输掉的一位主播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这也促使了主播之间“拼粉丝”、“拼K币”的较量。在杨光的直播页面左侧,小苏的名字还赫然出现在“贡献榜”中。
据悉,网名为“杨光”的男主播与小苏是虚拟的“师徒关系”。然而这种师徒关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需要送两架“飞机”。一架“飞机”需要花费6666“K币”,也就是666.6元,那么这两架“飞机”就要花费1300多元。
对此,孙女士表示,小苏平时比较听话懂事,从未多要零花钱,出现这种事情让她非常震惊。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带女儿去报警时,被告知小苏在“全民K歌”直播平台是主动送礼物给男主播的,期间并未发生任何诈骗行为,所以公安机关并未受理此案。
律师支招:由于小苏未满16周岁,仍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其行为现在远超过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法律做无效认定。从法律角度来讲,类似事件一旦发生,未成年人未经父母许可所进行的大额消费是可以追回的。小苏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是可以认定小苏这种打赏花钱的行为为“无效”,以此追回这笔“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