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这位游戏界的老牌巨头,近年来仿佛总是身陷舆论的风口浪尖,似乎从未真正摆脱过争议的阴影。
回顾去年,《星球大战:前线2》的微交易机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争议,甚至有国家将开箱行为定性为“赌博”。而今年,EA的《战地5》和《圣歌》同样成为热议的焦点,话题涉及女兵形象、历史准确性,以及《圣歌》对《龙腾世纪》和《质量效应》的影响。
而就在今天,《战地5》再次引发了争议,这次矛头直指游戏的审查制度——脏话过滤系统。虽然审查制度本身并无不妥,但《战地5》的审查制度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似乎是为了服务公司利益而设。
据国外玩家透露,EA在《战地5》中直接将“DLC”一词封禁。
如上图所示,在游戏中,无论是“DLC”、“d l c”还是“DIC”,任何与DLC相关的词汇都无法在聊天中使用,这让人联想到“犹太人”、“纳粹”等敏感词汇被禁用的情形。
EA的这一举动让人费解。毕竟,《战地5》的DLC都是免费推出的,因为游戏放弃了之前的高级会员模式,转而采用免费更新的方式。外媒WCCF猜测,这可能和游戏中的微交易有关。
我们知道,《战地5》没有付费DLC,除了本体游戏,微交易(皮肤)是游戏发售后的唯一收入来源。然而,目前EA尚未公布游戏内皮肤的售价,但我们知道,《战地5》除了普通货币外,还有高级货币,高级货币需要真金白银来购买,玩家可以使用高级货币购买皮肤。
外媒的观点是,EA可能限制玩家在游戏中赚取的普通货币,从而“强迫”玩家进行氪金。如果这些皮肤售价公布,玩家就会意识到自己在游戏中赚取的普通货币是多么微薄,从而引发大量玩家讨论游戏的DLC或微交易问题。因此,DLC这个词被ban了。
从理论上看,上面的这个解释也能说得通。不过EA和DICE都没有正式公布皮肤的售价,我们也不知道发售时的价格,也不知道游戏中的经济系统到底如何。考虑到《星球大战:前线2》的微交易被玩家强烈反对,EA应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去逼迫玩家氪金。就在刚刚,EA官方进行了回应,不过并没有解释为何将“DLC”列为被ban词汇。
根据EA的解释,《战地5》脏话过滤系统仍在制作阶段。“我们已经听到了一些抱怨,比如一些不是脏话或是不应该封锁的词汇,比如DLC被ban,也有词汇应该被封,但没有封。请注意这个功能仍然在开发阶段,我们将根据玩家的这个反馈来调整过滤系统的敏感性,在不妨碍正常沟通的情况下提高其利用率。健康的讨论环境是驱使我们游戏进步的动力,我们永远不会阻碍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