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征程中,中国游戏产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迅猛崛起,悄然间,我国游戏用户大军已壮大至5.34亿人。尽管用户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玩家们对游戏的热情与投入却愈发热烈,钱包鼓鼓,心甘情愿地为游戏买单。
“中国游戏界仅剩三家巨头:腾讯、网易,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其他。”这句在业界流传甚广的戏谑之言,也折射出当前游戏市场的极度集中态势。
2016年,网易游戏全年总收入高达279.8亿元,而腾讯2016年游戏收入更是高达708.44亿元,两者占据我国游戏市场总收入的六成,其他公司鲜有能望其项背者。
这种集中趋势在2017年愈发明显。
上线仅20个月的《王者荣耀》已成为游戏界的爆款,拥有2亿注册用户,覆盖各个年龄段玩家,日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成为腾讯的吸金神器。2017年Q1,腾讯网络游戏收入高达228.11亿元,手机游戏收入129亿元,《王者荣耀》功不可没。
网易2017年Q1在线游戏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7.35亿元,手机游戏部分约为79亿元。仅从2017年Q1来看,腾讯和网易两家手游收入就高达186亿元,按以往数据推算,两者收入总和占据我国手游市场超过70%的市场份额。
随着移动游戏重度化的加剧,一批由客户端游戏改编的移动游戏拥有了良好的付费习惯的优质用户,使得移动游戏用户的ARUP值迅速提升。然而,在市场规模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游戏用户数量呈个位数增长。
游戏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革,流量的转化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应用市场、手机内置、网推等推广方式逐渐固化,平台垄断性局面开始显现,同一渠道下的激烈竞争使得宣发成本节节攀升。
老牌客户端游戏企业凭借多年的研发实力及端游IP,也在快速切入市场,尝试寻找新的用户转化渠道,通过强强联手获取市场份额。老牌研发商与新兴发行商的合作呈现优势互补,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更精准的用户投放。例如,完美世界与万达游戏院线联合推出《射雕英雄传手游》,避开线上流量竞争的红海,借助院线等线下渠道丰富用户资源。
游戏分发也在逐步走向精细化运营时代。一方面,游戏用户越来越成熟,大水漫灌式的游戏营销模式已经失效,头部产品变得越来越重要,品牌和渠道力量在游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流量充裕的时代,细分产品具有很大的优势。
随着同质化产品洗刷用户而核心玩法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用户的需求已经开始往美术和情感细节上延伸,必须做高颜值产品并满足用户细节需求,伴随用户对产品的认可,消费投入也随之升高。
如今的游戏市场,若只做本土化机会渺茫,布局全球化也成为一种趋势。
2016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72.3亿美元,同比增长36.2%。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布局全球化,并逐渐形成两种模式:一种侧重自主研发,以产品为驱动借助海外发行体系的构建开拓市场;另一种与国内企业呈现“分工”,通过将国内精品引入到海外市场累积运营经验,推动海外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