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的魔爪已伸向票房!自上映第四日起,这部由暴雪公司网游《魔兽世界》改编的电影便以惊人的速度突破8亿元票房大关,成为票房界的“魔兽”霸主。
然而,在电影艺术领域,关于《魔兽》的优劣评价却众说纷纭,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差评如潮,有人认为《魔兽》与《指环王》之间相隔了100部《变形金刚》,而好评者则坚信,在铁粉眼中,任何电影都是无懈可击的佳作。
作为一部“粉丝电影”,麦迪文、杜隆坦、古尔丹等经典角色得以在银幕上重现,由好莱坞演员倾情演绎,无疑让粉丝们过足了瘾。然而,影片在内在灵魂方面似乎略显不足。从逻辑架构、剧情交代、演员表演到细节处理,都只能算是勉强及格。例如,影片试图向观众展示兽人和人类不同的语音,但拙劣的翻译过渡方式却让人倍感不快。
另一方面,电影《魔兽》也暴露出许多游戏电影改编的通病:过于死板和保守。影片将人兽世界的功能性展示放在首位,却忽略了人物塑造和故事感染力。因此,这部电影基本可以看作是游戏里平行世界的照搬。加上事件推进过快,我们对洛萨和杜隆坦的内心世界了解甚少,对奥格瑞玛的内疚感更是难以体会。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剧情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玩家来说,《魔兽》无疑是一部佳作。因为他们对游戏中的故事和人物早已耳熟能详,对这些事迹和故事主线推进如数家珍,堪比游戏设计师。当铁炉堡、暴风城、达拉然等熟悉的地名出现在电影中时,玩家们自然会兴奋不已。
然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电影的开场便是一大挑战。多达十数人的核心人物在短短三十分钟内登场,却没有任何故事线真正展开。为了人兽大战,导演急切地抛出了三条线:联盟自身的犹疑和洛萨父子情、卡德加和麦迪文亦师亦敌、萨尔之父杜隆坦和古尔丹之间的矛盾,让人眼花缭乱。
在电影场面方面,导演邓肯·琼斯未能将军团级的对峙场面做到激动人心。从气势上来说,更像是个小分队行动。这并非技术力量的错,特效组已经将德加诺、暴风城、铁炉堡、达拉然、卡拉赞等大场面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问题出在调度和镜头语言的组合上。单个镜头看,还是相当有气魄的,但组合在一起,却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与《魔戒3》的帕兰诺平原之战相比,彼得·杰克逊的电影语言更加出色。洛汗国王如何激励手下,刚铎如何守城,各兵种各阵营层次分明,而《魔兽》则显得有些乱打一气,难以让人感受到场面的震撼。
即使首部《魔兽》电影有这么多缺憾之处,但身为玩家的我们还是会忍不住一部接一部追下去,卡德加的变羊,麦迪文的首次传送、以及闪金镇桥下的鱼人哇哇的熟悉叫声还是让我们找到了一些感动,毕竟,这是伴随我们青春的《魔兽争霸》和《魔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