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任天堂推出FC的那一刻起,电子游戏业的版图便开始向东方转移,日本成为行业的中心。电视游戏的崛起犹如一把烈火,点燃了整个产业的激情,无数青年投身其中,孕育出无数游戏界的宗师级人物。Spike-Chunsoft的中村光一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据日本《电击》杂志对1000名游戏制作养成学校在读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中村光一与游戏界的巨匠宫本茂一同被推选为最受崇拜的前辈。
独立开发的游戏为自己赚来第一台电脑
然而,中村光一的成长背景并非程序员世家。他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工人家庭,直到上中学时,他的父亲——一位泥水匠——才首次听闻电脑的存在。对于他的家族来说,开发游戏无异于天方夜谭。
如同无数开发者一样,中村光一投身游戏行业源于对游戏的热爱。在他小时候,电视游戏尚未普及,他最大的乐趣就是逛百货大楼顶层的游乐设施。弹珠台游戏是他的最爱,只需一枚10日元的硬币就能畅玩。
尽管现在看来游戏机制很简单,只需控制小球弹出的力道,但当时的中村光一却对这一幕记忆犹新。当时他还在上小学低年级,由于身高较矮,起初甚至无法看到弹珠台的台面。无奈之下,他只得向店里的叔叔借椅子,趴在上面打游戏。
直到中学二年级,因《太空侵略者》的热潮,中村光一接触到了电脑。真正让他痴迷于游戏开发的是后来在社团上介绍的一款名为《平安京的异形》的游戏。当时,学校里有一位前辈家里有一台TRS-80电脑,甚至可以使用BASIC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小程序。而那时,中村光一已经用这台电脑开发了一款类似《太空侵略者》的射击游戏《空间银河》。
在他高中的时候有两本电脑杂志非常火,一本叫《I/O》,另一本是《ASCII》。由于当时的日本游戏市场才刚刚起步,也没有什么著作权的意识。所以年轻的中村也山寨了不少已经发售的游戏进行投稿。也是因为一直在向杂志社投稿,让他能在中学阶段就能独立购买到一台在当时已经是高性能的电脑PC-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