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SCE欧洲总裁警示:硬件向下兼容存隐患
作者:全程手游网 发布时间:2025-03-22 09:17:51 阅读量:0

 玩家们对于在次世代平台上重温旧主机上的经典游戏有着难以抗拒的渴望,这种情感无疑是真挚的。但从市场角度来看,硬件的向下兼容并非明智之举。如今,对同一内容的重复消费已经成为厂商们的一大收入来源。那么,厂商们究竟如何看待向下兼容这一议题呢?近期,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前SCE欧洲的战略内容总监Shahid Kamal Ahmad(2012年离职),让我们一起聆听他对于向下兼容的独到见解。

任天堂一直秉持着主机向下兼容一代的传统,并积极推动这一策略。相比之下,微软和索尼对向下兼容的态度显得有些暧昧,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索尼对向下兼容似乎并不感冒,在PS3时代虽然尝试过一些向下兼容的业务,但仅限于数字版,并且需要玩家为已有游戏再次付费——即便如此,这一做法在PS4时代并未延续,反而在PSV上得到了部分保留;至于微软的主机,则从未全面实现向下兼容,在Xbox360时代他们甚至没有考虑过兼容Xbox,到了本世代,也仅仅是通过虚拟机的方式实现了个别游戏的兼容,而这种兼容并没有为Xbox One的市场表现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Shahid Kamal Ahmad

“自1982年进入游戏行业以来,我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在我看来,硬件向下兼容并非我所支持的方向。每个平台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特内容,这样才能塑造出它独有的品牌形象和‘感觉’。”

除了塑造平台品牌形象,Ahmad还指出,对于厂商来说,刺激玩家对已有内容的重复消费同样是一大收入来源。他进一步通过对比其他媒体行业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观察电影和音乐产业,你会发现他们也是采取类似的做法,只是形式各有不同。从常识来讲,如果你购买了一吨的唱片,你肯定不希望再次购买数字版——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iTunes Match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只需支付少量年费,就可以将你通过苹果渠道购买的音乐转换成同样品质的云版本;同样,亚马逊也推出了类似的服务:他们提供一项服务,可以将你通过亚马逊购买的唱片转换成品质相当的云版本,这项服务相当智能,但我相信也是收费的。这些服务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

“再来说说电影。如果我购买了蓝光碟,我肯定不希望再次购买数字版,但事实上,一旦它们登陆Apple TV,我往往会毫不犹豫地再次购买。如果用户想再次体验已有内容,当然可以——只需把以前的CD、DVD、旧主机等翻出来。但事实上,今天还有多少人会这么做呢?越来越少。这种重复消费已经形成了一套生态系统,是宝贵的商机。毫无疑问,用户正在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但也不得不随着时代进步做出一些改变和迁移。”

站在用户角度,或许我们无法同意这种观点,但换位思考也能理解。作为一个玩家,无非是希望尽可能方便地在最新平台上玩到过去的经典游戏,但我们身处一个完整的产业和生态系统之中,就不能割裂地立足“某个平台”这种狭小视角思考问题。在今天的主机竞争中,软件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那些过去平台的经典游戏,在软件中也占很大一块比重。